·公司邮箱 ·地图指南 ·加入我们
   


 + 中富资讯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财政资金成募资主力 本土创投呼吁拓宽“入口”
 
  今年以来,人民币基金发展势头迅猛,大有超越外资创投占据我国创投市场主体地位之势。然而,在人民币基金的募集中仍存在一些障碍,资金来源单一便是其中之一。业内人士建议,尽快让一些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在创业板解决了本土创投的“出口”后,如何拓宽创投资金募集来源的“入口”又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今年以来,人民币基金发展势头迅猛,大有超越外资创投占据我国创投市场主体地位之势。

  与此同时,创投资金募集来源单一问题开始显现。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大量不成熟的投资人进入创投领域,可能为该行业发展带来一些隐忧。

  财政资金成募资主力

  “总体上说,目前国内还缺乏成熟的创投投资人。”陈玮说。他是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国内创投界摸爬滚打了10多年。面对创业板,陈玮告诉记者,他的心情很复杂。

  “创业板推出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创投有了退出通道,坏消息就是大家会把这个行业搞的特别热,什么样的钱都会往里进。”陈玮说。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基本成为本土创投投资人的一支主力。

  创投研究机构ChinaVenture认为,近期创业板对于人民币基金募资的推动作用开始显现。同时,创业板的推出也令创投引导基金的地位得到提升。

  然而,由于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往往对创投机构在投资行业与投资阶段方面作出一定限制,让不少创投人士“又爱又恨”。

  2008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式对外公布,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意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产业基金和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市场化股权投资基金,总体投资比例不超过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的10%。

  鼎晖和弘毅当年成为首期获得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分别获得20亿元。

  2009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公开表示,全国社保基金将扩容,在去年向鼎晖、弘毅投资40亿的基础上,今年再选3-5家机构,使其对私募股权的投资额达到100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无疑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注入一股活水。然而,以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扩容速度,国内绝大多数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其仍是鞭长莫及。

  投资人风险承受力偏低

  于是,众多本土创投机构将目光瞄向民营企业和富有个人。

  “但是,这些个人的投资行为往往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而变动非常大,他们还不能称之为持续性的创投投资人。”埃曼哲投资集团总裁、中国有限合伙人协会秘书长徐刚说。

  今年5月5日,红鼎创投董事长刘晓人因涉嫌非法集资数亿,无力偿还而主动自首。

  今年5月10日,汇乐集团董事长黄浩也因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带走。

  不到一周,国内创投界接连曝出两桩涉嫌非法集资的案件。这在陈玮看来,固然当事人有千般的问题,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本土创投投资人的不成熟。

  陈玮说,过去两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红火,投资热潮出现。围绕中小企业板,很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都在追逐Pre-IPO(首次公开发行前)项目,并以券商、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进场,企业准备申报上市材料作为投资标准。热情高涨的投资机构不仅互相抬高投资价格,而且追求投资速度,压缩或者放弃投资流程。

  当时,陈玮不断听说投资机构抢项目的事情:有不做调查就投资的案例,也有几千万元投资额度一夜之间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间分光的故事。

  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不仅众多Pre-IPO项目短期上市变成不可能,一些被投企业自身经营也出现很大问题。

  “一些规模1亿-2亿元的投资基金甚至只投了2-3个Pre-IPO项目,而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证券市场出现调整、企业IPO受阻时,这些投资基金也和企业一起陷入困境,不少投资机构仅一两年就进入清盘程序。”陈玮说。

  通常一只创投基金要七八年甚至10年的周期才会退出。某创投人士说,而国内的投资人,尤其是一些富有个人和民营企业,他们常常投进来很短时间就想退出,短期获利的心态很强,这为本身风险就很高创投行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陈玮建议:“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这个行业比较好。”

  在美国中经合集团合伙人熊伟铭看来,尽管创投行业的高风险与高收益相伴随,但是相对于股市的高流动性,创投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行业。从现在的状况看,人民币基金的投资人成熟度还不够。

  拓宽资金来源任重道远

  创业板筹备了10余年。那么,成熟且多样化的投资人何时出现?众多创投人士将目光投向了10年后。

  不过,在苏州工业园区创投引导基金管理人李怀杰看来,由于一些体制上的原因或政治上的考虑,尽管全国社保基金、大型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的存量很大,但每年的流量有限。这部分资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是在近两三年内还不会开放,因为这部分资金关系到国计民生。

  徐刚说,10年前创业板作为一个概念随着外资风投进入我国,现在回看,当时推出创业板的条件确实不成熟。同样,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有限合伙人的一些配套法律政策还不够完善,国内的创投投资人市场估计也需要10年时间才可能称之为市场。

  “如果和美国的风险投资比,美国现在已经是一个45岁左右正值壮年的人,我国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要我看,刚刚上完幼儿园,还没上小学。”陈玮这样形容中美创投的差距。


 
在线提交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中富投资集团版权所有    Powered By Lishu Version 4.0    京ICP证 040305号